开启左侧

《走进教育数学》丛书总序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19-3-1 09: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教育数学》丛书总序

看到本丛书,多数人会问这样的问题:

“什么是教育数学?”

“教育数学和数学教育有何不同?”

简单说,改造数学使之更适宜于教学和学习,是教育数学为自己提出的任务.

把学数学比作吃核桃.核桃仁美味而富有营养,但要砸开才能吃到它.有些核桃,外壳与核桃仁紧密相依,成都人形象地叫它们“夹米子核桃”,如若砸不得法,砸开了还很难吃到.数学教育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教育数学呢,则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种,让核桃更美味,更营养,更容易砸开吃净.

“教育数学”的提法,最早出现在笔者1989年所写的《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中.其实,教育数学的活动早已有之,如欧几里得著《几何原本》,柯西写《分析教程》,都是教育数学的经典之作.

数学教育有很多世界公认的难点,如初等数学里的几何和三角,高等数学里面的微积分,都比较难学.为了对付这些难点,很多数学老师、数学教育专家前赴后继,做了大量的研究,写了很多的著作,进行了广泛的教学实践.多年实践,几番改革,还是觉得太难,不得不“忍痛割爱”,少学或者不学.教育数学则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这些难点的产生,是不是因为前人留下来的知识组织得不够好,不适于数学的教与学?能不能优化数学,改良数学,让数学知识变得更容易学习呢?

知识的组织方式和学习的难易有密切的联系.英语中12个月的名字:January,February,…….背单词要花点工夫吧?如果改良一下:一月就叫Monthone,二月就叫Monthtwo,等等,马上就能理解,就能记住,学起来就容易多了.生活的语言如此,科学的语言——数学——何尝不是这样呢?

很多人认为,现在小学、中学到大学里所学的数学,从算术、几何、代数、三角到微积分,都是几百年前甚至几千年前创造出来的数学.这些数学的最基本的部分,普遍认为是经过千锤百炼,相当成熟了.对于这样的数学内容,除了选择取舍,除了教学法的加工之外,还有优化改革的余地吗?

但事情还可以换个角度看.这些进入了课堂的数学,是在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地方,由不同的人,为不同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而且其中很多不是为了教学的目的而创造出来的.难道它们会自然而然地配合默契,适宜于教学和学习吗?

看来,这主要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

走进教育数学,看看教育数学在做什么,有助于回答这类问题.

随便翻翻这几本书,就能了解教育数学领域里近20年来做了哪些工作.从已有的结果看到,教育数学有事可做,而且能做更多的事情.

比如微积分教学的改革,这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关注的事.丛书中有两本专讲微积分,主要还不是讲教学方法,而是讲改革微积分本身.

由牛顿和莱布尼茨创建的微积分,是第一代的微积分.这是说不清楚的微积分.创建者说不清楚,使用微积分解决问题的数学家也说不清楚.原理虽然说不清楚,应用仍然在蓬勃发展.微积分在说不清楚的情形下发展了130多年.

柯西和魏尔斯特拉斯等建立了严谨的极限理论,巩固了微积分的基础,形成了第二代的微积分.数学家把微积分说清楚了.但是由于概念和推理繁琐迂回,对于绝大多数学习高等数学的人来说,是听不明白的微积分.微积分在多数学习者听不明白的情形下,又发展了170多年,直到今天.

    第三代的微积分,是正在创建发展的新一代的微积分.人们希望微积分不但严谨,而且直观易懂,简易明快.让学习者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就能够明白其原理,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但数学家说得清楚,而且非数学专业的多数学子也能听得明白.

   第一代微积分和第二代微积分,在具体计算方法上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对原理的说明,前者说不清楚,后者说清楚了.

   第三代微积分和前两代微积分,在具体计算方法上也没有不同;不同的仍是对原理的说明.

   几十年来,国内外都有人从事第三代微积分的研究以至教学实践.这方面的努力,已经有了显著的成效.在我国,林群院士近10年来在此方向做了大量的工作.本丛书中的《微积分快餐》,就是他在此领域的代表作.

   古今中外,通俗地介绍微积分的读物极多,但能够兼顾严谨与浅显直观的几乎没有.《微积分快餐》做到了.一张图,一个不等式,几行文字,浓缩了微积分的精华.作者将微积分讲得轻松活泼、简单明了而且严谨自封,让读者在品尝快餐的过程中进入了高等数学的殿堂.

丛书中还有一本《直来直去的微积分》,是笔者学习微积分的心得.书中从“瞬时速度有时比平均速度大,有时比平均速度小”这个平凡的陈述出发,不用极限和实数,“微分不微,积分不积”,直截了当地建立了微积分基础理论.书中概念与《微积分快餐》中的逻辑等价而呈现形式不尽相同,殊途同归,显示出第三代微积分的丰富多彩.

回顾历史,牛顿和拉格朗日都曾撰写著作,致力于建立不用极限也不用无穷小的微积分,或证明微积分的方法,但没有成功.我国数学大师华罗庚所撰写的《高等数学引论》中,也曾刻意求新,不用中值定理或实数理论而寻求直接证明“导数正则函数增”这个具有广泛应用的微积分基本命题,可惜也没有达到目的.

前辈泰斗是我们的先驱.教育数学的进展实现了先驱们简化微积分理论的愿望.

   两本关于微积分的书,都专注于基本思想和基本概念的变革.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基本定理和公式,是这门数学的筋骨.数学不能只有筋骨,还要有血有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数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国名师李尚志教授的最新力作《数学的神韵》,是有血有肉、丰满生动的教育数学.书中的大量精彩实例可能是你我熟悉的老故事,而作者却能推陈出新,用新的视角和方法处理老问题,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发现不同中的相同,揭示隐藏的规律.幽默的场景,诙谐的语言,使人在轻松阅读中领略神韵,识破玄机.看看这些标题,“简单见神韵”、“无招胜有招”、“茅台换矿泉”、“凌波微步微积分”,可以想见作者的功力非同一般!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微积分的精辟见解,如用代数观点演绎无穷小等,适用于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微积分的教学与学习,望读者留意体味.

  练武功的上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但武功仍要从一招一式入门.解数学题也是如此.著名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项武义先生说,教数学要教给学生“大巧”,要教学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以不变应万变,不讲或少讲只能对付一个或几个题目的“小巧”.我想所谓“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就是“大巧”吧!但是,小巧固不足取,大巧也确实太难.对于大多数学子,还要重视有章可循的招式,由小到大,以小御大,小题做大,小中见大.朱华伟教授和钱展望教授的《数学解题策略》,踏踏实实地从一招一式一题一法着手,探秘发微,系统地阐述数学解题法门,是引领读者登堂入室之作.作者是数学奥林匹克领域的专家.数学奥林匹克讲究题目出新,不落老套.我看了这本书里的不少例题,看不出有哪些似曾相识,真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搜罗来的!

   朱华伟教授还为本丛书写了一本《从数学竞赛到竞赛数学》.竞赛数学当然就是奥林匹克数学.华伟教授认为,竞赛数学是教育数学的一部分.这个看法是言之成理的.数学要解题,要发现问题、创造方法.年复一年进行的数学竞赛活动,不断地为数学问题的宝库注入新鲜血液,常常把学术形态的数学成果转化为可能用于教学的形态.早期的国际数学奥林匹克试题,有不少进入了数学教材,成为例题和习题.竞赛数学与教育数学的关系,于此可见一斑.

   写到这里,忍不住要为数学竞赛说几句话.有一阵子,媒体上出现不少讨伐数学竞赛的声音,有的教育专家甚至认为数学竞赛之害甚于黄赌毒.我看了有关报道后第一个想法是,中国现在值得反对的事情不少,论轻重缓急还远远轮不到反对数学竞赛吧.再仔细读这些反对数学竞赛的意见,可以看出来,他们反对的实际上是某些为牟利而又误人子弟的数学竞赛培训.就数学竞赛本身而言,是面向青少年中很小一部分数学爱好者而组织的活动.这些热心参与数学竞赛的数学爱好者(还有不少数学爱好者参与其他活动,例如青少年创新发明活动、数学建模活动、近年来设立的丘成桐中学数学奖),估计不超过约两亿中小学生的百分之五.从一方面讲,数学竞赛培训活动过热产生的消极影响,和升学考试体制以及教育资源分配过分集中等多种因素有关,这笔账不能算在数学竞赛头上;从另一方面看,大学招生和数学竞赛挂钩,也正说明了数学竞赛活动的成功因而得到认可.对于青少年的课外兴趣活动,积极的对策不应当是限制堵塞,而是开源分流.发展多种课外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各得其所,把各种活动都办得像数学竞赛这样成功并且被认可,数学竞赛培训活动过热的问题自然就化解或缓解了.

  回到前面的话题.上面说到“大巧”和“小巧”,自然想到还有“中巧”.大巧法无定法,小巧一题一法.中巧呢,则希望用一个方法解出一类题目.也就是说,把数学问题分门别类,一类一类地寻求可以机械执行的方法,即算法.中国古代的《九章算术》,就贯穿了分类解题寻求算法的思想.中小学里学习四则算术、代数方程,大学里学习求导数,学的多是机械的算法.但是,自古以来几何命题的证明却千变万化,法无定法.为了找寻几何证题的一般规律,从欧几里得、笛卡儿到希尔伯特,前赴后继,孜孜以求.我国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著名数学家吴文俊院士指出,希尔伯特是第一个发现了几何证明机械化算法的人.在《几何基础》这部名著中,希尔伯特对于只涉及关联性质的这类几何命题,给出了机械化的判定算法.由于受时代的局限性,希尔伯特这一学术成果并不为太多人所知.直到1977年,吴文俊先生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法,可以机械地判定初等几何中等式型命题的真假.这一成果在国际上被称为“吴方法”,它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领域中掀起了一个高潮,使这个自动推理中最不成功的部分变成了最成功的部分.

vi吴方法和后来提出的多种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算法,都不能给出人们易于检验和理解的证明,即所谓可读证明.国内外的专家一度认为,机器证明的本质在于“用量的复杂克服质的困难”,所以不可能机械地产生可读证明.

笔者基于1974年在新疆教初中时指导学生解决几何问题的心得,总结出用面积关系解题的规律.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1992年提出消点算法,和周咸青、高小山两位教授合作,创建了可构造等式型几何定理可读证明自动生成的理论和方法,并在计算机上实现.最近在网上看到,面积消点法也多次在国外的不同的系统中实现了.本丛书中的《几何新方法和新体系》,包括了面积消点法的通俗阐述,以及笔者提出的一个有关面积方法的公理系统,由冷拓同志协助笔者整理成书.教育数学研究的副产品解决了机器证明领域中的难题,对笔者而言实属侥幸.

基于对数学教育的兴趣,笔者从1974年以来,在30多年间持续地探讨面积解题的规律,想把几何变容易一些.后来发现,国内外的中学数学教材里,已经把几何证明删得差不多了.于是“迷途知返”,把三角作为研究的重点.数学教材无论如何改革,三角总是删不掉的吧.本丛书中的《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讲的是如何在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上建立三角,以三角的发展引出代数工具并探索几何,把三者串在一起的思路.

vii在《一线串通的初等数学》中没有提到向量.其实,向量早已下放到中学,与传统的初等数学为伍了.在上海的数学教材里甚至在初中就开始讲向量.讲了向量,自然想试试用向量解决几何问题,看看向量解题有没有优越性.可惜在教材里和刊物上出现的许多向量例题中,方法略嫌繁琐,反而不如传统的几何方法简捷优美.如何用向量法解几何题?能不能在大量的几何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现向量解题的优越性?这自然是教育数学应当关心的一个问题.为此,本丛书推出一本《绕来绕去的向量法》.书中用大量实例说明,如果掌握了向量解题的要领,在许多情形下,向量法比纯几何方法或者坐标法干得更漂亮.这要领,除了向量的基本性质,关键就是“回路法”.绕来绕去,就是回路之意.回路法是笔者的经验谈,没有考证前人是否已有过,更没有上升为算法.书稿主要由彭翕成同志执笔,绝大多数例子,也是他采集加工的.

谈起中国的数学科普,谈祥柏的名字几乎无人不知.老先生年近八旬,从事数学科普创作超过半个世纪,出书50多种,文章逾千篇.对于数学的执著和一生的爱,洋溢于他为本丛书所写的《数学不了情》的字里行间.哪怕仅仅信手翻上几页,哪怕是对数学知之不多的中小学生,也会被一个个精彩算例所显示的数学之美和数学之奇深深吸引.书中涉及的数学知识似乎不多不深,所蕴含的哲理却足以使读者掩卷遐想.例如,书中揭示出高等代数的对称、均衡与和谐,展现了古老学科的青春;书中提到海峡两岸的数学爱好者发现了千百年来从无数学者、名人的眼皮底下滑过去的“自然数高次方的不变特性”,这些生动活泼的素材,兼有冰冷的思考与火热的激情,无论读者偏文偏理,均会有所收益.

沈文选教授长期从事中学数学研究、初等数学研究、奥林匹克数学研究和教育数学的研究.他的《走进教育数学》和本丛书同名,是一本从学术理论角度探索教育数学的著作.在书中他试图诠释“教育数学”的概念,探究“教育数学”的思想源头与内涵;提出“整合创新优化”、“返璞归真优化”等优化数学的方法和手段;并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笔者原来杜撰出“教育数学”的概念,虽然有些实例,但却凌乱无序,不成系统.经过文选教授的旁征博引,诠释论证,居然有了粗具规模的体系框架,有点学科模样了.这确是意外的收获.

浏览着这风格不同并且内容迥异的10本书,教育数学领域的现状历历在目.这是一个开放求新的园地,一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在这里耕耘劳作的人们,想的是教育,做的是数学,为教育而研究数学,通过丰富发展数学而推进教育.在这里大家都做自己想做的事,提出新定义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体系,发掘新问题新技巧,寻求新思路新趣味,凡此种种,无不是为教育而做数学.

为教育而做数学,做出了些结果,出了这套书,这仅仅是开始.真正重要的是进入教材,进入课堂,产生实效,让千千万万学子受益,进而推动社会发展,造福人类.这才是作者们和出版者的大期望.切望海内外同道者和不同道者指正批评,相与切磋,共求真知,为数学教育的进步贡献力量.

  

                                                      张景中

                                                     2009年7月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11关注

460粉丝

7770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