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开启左侧

英语语法学习记录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I'm not sure I'm ready for that.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Are you warmr enough now?你现在暖和一点了吗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come to 的用法:come to 后接名词、数词、代词或不接任何词,它的意思是:
1)、谈到, 涉及到
When it comes to physics, he is a complete stranger.
谈到物理, 他完全是个外行。
2)、表示“合计,总共”,与 amount to同义。如
How much does the bill come to?
帐单上共多少钱?
3)、表示“开始被…所认识,被…所记起。”突然想起(无被动式) ,如
Suddenly, the words of the song came to me.
突然间, 我想起这首歌的歌词来。
4)、 发生(在某人身上), 降临于(某人)。如
Happiness will come to you as long as you are after it.
只要你追寻它, 幸福会降临于你。
5)、 恢复知觉, 苏醒过来。如
After three hours in the hospital bed, he began to come to.
躺在医院床上三个小时后, 他开始苏醒过来。
come up to
1.move near;approach;reach the height of接近;向…走来;达到…高度
A man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for a match.一个男人向我走来,要求点个火。
The water is coming up to the bank.水涨到与河岸相平了。
2.equal;reach相当;达到;与…匹敌
Your work did not come up to the expected standard.你的工作没有达到预期的标准。
He will come up to our expectations in his new job.他在新的工作中不会辜负我们的期望。
This picture does not come up to the one you showed me yesterday.这幅画没有你昨天给我看的那一幅好。
3.have the expected ill effect or result on对…产生预期的坏结果
Excessive drinking and smoking will come up to him.过量地喝酒抽烟,他是要吃苦头的。
这里应该用come up to 表示来到的意思。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19:23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challenging thing is takes patience.它的挑战在于需要足够的耐心。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To never let it get that far.我不会让自己一错再错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But that wasn't always the case.但事实并非总是如此。
And that's what's expected of us.这就是我们的期望。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What the hell were you trying to do?你到底想怎么样?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28 09:23:22 | 显示全部楼层
I've tried a couple.我试过几次。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4-30 17:4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音文字关心于语言本身,语素文字关心于文字层面,其实都有得失。
比如英语的“music(音乐)”一词,它的词源来自于古希腊掌管艺术的缪斯女神(Μουσαι),由此衍生了“mus”词根,相当于汉字的偏旁部首。Muse(灵感)、museum(博物馆)、amuse(v.娱乐)、amusement(n.娱乐)都是由“mus”词根衍生。
再比如mov、mob、mot三个同源词根,表达的是“移动”的含义。因此move(移动)、movie(电影,移动的图片)、mobile(可移动的)、mobility(流动性)、motion(n.运动)都是由此衍生。
汉字独特性,或许就是汉字能保存这么旧的原因所在。拼音文字可能是从口头语言发展而来,是语言的记录。这就表示要理解文字就必须了解语言。换句话说文字受制于种族和语言的差异,口语发音可能每个地区都有明显的差异,即便是相同的语言,通过地理隔离可能演化成两种不同的口语文字。而象形文字不同,象形文字是会意文字,针对某个字,每个种族都可能有自己不同的口语发音,但却都能会意通晓他的含义,这样的文字就对种族语言没有过多的要求。无论口音如何语言如何,识其文即可会其意,这样的语言有利于多民族的融合。PS我的一个猜想:象形文字可能早于拼音文字。因为象形文字依靠人类简单的视觉的认知能力就可以完成,而拼音文字要等到人类具有语言系统以后才产生。从进化的角度讲,语言系统应该晚于视觉认知系统。
声音是语言的第一位,文字是记录该文字创造之初时的语音。汉字作为语素文字,单位太大,分析起来比较困难。但是探究词源,声音又是至关重要的。古代一直喜欢望字生义,因为不懂声韵学,常常把形声字当会意字来解,现代民科也常干这种事,十口心是为思,心心皆为思社稷。这种当作趣话助记汉字不失为一种方法,但正儿八经地当词源解就太过荒谬了。清儒段玉裁就发现,要解字,先求声,声通则义明。结果训诂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汉字是语素文字,他们当时能做到的极限也就是将韵部分好,具体的发音细节是得不出的。就像巅,天,顶三字,若是不知其声,从字形上打死也想不到会有联系。至于汉字的稳定性,那是因为中国长期大一统,加上典籍丰富,文字稳定而已。要是秦始皇没统一全国,任由原先六国自己的文字各自发展下去,文字差异之大会远远超过想象。如果秦始皇时期汉字是音素文字,那么流传到今天,写法和当时不会有多大区别,和现在的语音脱节非常严重,比如五,可能写作nga,读作五。文字正字比较早的语言都有这种情况,比如和汉语同源的藏语,记录的就是一千年前的中古藏语读音,和现代拉萨音脱节严重。阿拉伯语,蒙古语都有这种情况。
拼音文字缺点有很多,随便列举几个:1.只知道读音不知道一个东西的源含义,文字本身附带的信息极少;2有时候字母的读音或词汇拼读规则会改革,这种改革通常是全面整体的改革,毕竟也就那么几个字母,会连累所有的词汇改变读法,比移风易俗还狠;3.其实是1的次生影响,因为文字本身附带的信息量少,如果出现文化断层,后代即使掌握先人典籍,也很难复活曾经辉煌的文化,运气好拼读规则改变不大还能对着典籍拼出几个还口头流传的词汇对应上,但也仅限于此了。4.对于新生事物造词能力低下,推广缓慢;5.一些字母推广范围广,使用相同字母的文化圈经常会出现词汇异花授粉的现象,尽管看起来差别不大,但异文化词汇的拼写和构建词汇的规则和自身文化是不一样的,当这种词汇累计到一定数量,甚至会改变原有的语法。 
所以英语词和词的意义关联,主要靠语音实现。
 
中文里,“天”字看似和“人”相关,但在语音层面实际上和“巅”、“顶”有联系。正是因为汉字“字形”一直占据解释“字义”的统治地位,导致研究汉字“字音”关联和流变发展缓慢。
 
比如卷、蜷(蜷缩身体)、圈(画圆)、埢(螺旋形山脉)、淃(螺旋水流)、鬈(头发卷曲)这些字,看似“卷”是一个声符,但实际上主导这些汉字字义的不是“虫、囗、土、氵、髟”等形符,而恰恰是“卷”。因为语言先于文字,所以这些字字义在语音层面和卷同源。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5-6 22:15:53 | 显示全部楼层
Terror made me cruel.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5-20 21: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艏(Bow Section)、舰桥(Sail Section)与舰艉(Stern Section)三部分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7-5 17:53: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只知道right now是指立刻做某事,今天看到还有一个类似表达,right away 更强调动作立刻去做,一般放在动词后面。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etthink 发表于 2021-7-5 17:54:27 | 显示全部楼层
状语从句的主语和系动词如果和主句相同,一般省略。
如I'm ambitious when(I'm) young.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0粉丝

7798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