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学设计一种理念: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

[复制链接]
etthink 发表于 2019-8-2 11: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设计理念的实践

“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的理念不仅要考虑“情境化”,还要考虑“问题化”。

教学设计不仅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掀起课堂气氛的目的,更要将知识转化为问题融人情境中,引领学生在一个又一个问题情境中领悟知识,达到对知识掌握和迁移的目的。因此,教学情境设计的功能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导人新课,情境不应该只在讲解新课前发生作用,它应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1.环环相扣型教学设计

环环相扣型教学设计是由一些梯度较小、层次较多的问题情境来构成学生思维的阶梯,使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提高思维能力。教师可从整体的角度设计问题,把整个教学过程都融人情境之中。以下介绍两个案例。

案例一:在“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中,新闻“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是教师们乐于采用的素材。但不少的教学设计创设了情境后就将其抛在一边,直接进人传统知识教学,介绍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等,没有充分发挥情境的功能。本次大赛中,一位参赛教师以“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作为情境,始终围绕这个素材,环环相扣,把本节课的教学知识点“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钠的制取、存在和主要用途”都融入情境中。首先,教师让学生根据新闻发表自己的见解,接着引导提出第一个问题:“钠是怎么样的物质?它能与水反应吗?若反应又生成什么呢?”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及产物后,教师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模拟实验证明了钠与水能发生剧烈反应,但为什么模拟实验中钠与水没有发生爆炸,而新闻(所报导的事件)中却发生了爆炸?”讨论得出结论:金属钠遇到水的时候,会释放出氢气,氢气的着火点相当低,大量的金属钠在水里迅速地反应就会产生剧烈的爆炸。教师又问:“如何防止爆炸(另5个没有爆炸的金属桶如何处理)?”“这些水中的水雷是从哪里来的?”“金属钠如何贮存运输?”整节课都是围绕“钠水雷”案例展开,学生在课堂与现实生活中自由穿梭,既不会感到学习的厌倦,又收获了知识,对化学的实用性也有很深刻的体会。

案例二:依据情境性认知的观点,知识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呈现,才能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认知需要;在一定情境中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更能有效地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去。在“物质的量”教学中,参赛教师通过银行工作人员清点大量硬币的案例,将物质的量的概念迁移到生活情境中—“假如你是一名银行的工作人员,面对如此繁多的硬币,要如何计数呢?”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充分发挥其潜能,使其不仅学习了“物质的量”的知识,也学习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又以“假设老师现在有1g金子,而大家手里有一亿个金原子,大家愿意和我换吗?”将质量(宏观)与原子(微观)联系起来学习摩尔质量的概念。层层的问题设计,将枯燥难懂的基本概念转化为生活情境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学生思维体系中,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科学足迹型教学设计

……


二、“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设计理念的理解误区


一个好的“情境设计”,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积极投人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或能够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然而,有些情境只注意到宽泛性、趣味性、开放性、探索性、直观性和生活性等,却在定向性、高效性、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阶段性和发展性等方面留下遗憾。这些情境貌合神离,实际上是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有偏差。


1.仅为情境而创设,未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落实

情境的创设是在“知识问题化”的前提下进行,创设的情境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的落实。材料或活动情境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内容而创设,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只创设情境却没有与知识挂钩,反而失去了情境创设的意义。如,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教学中,参赛教师为将枯燥的知识生动化,在分组实验中设计了钠在水溶液的反应来感受放热反应,若实验现象过于激烈,则会转移学生过多的注意力,导致授课目的发生偏移。


2.情境设计的功能窄化

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问题情境来讨论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素质;在探索创新过程中渗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但有的教师只把教学情境当作点缀,作为课堂教学的摆设,在课前用情境创设激起课堂气氛,在知识教学上却是“走老路”,采用灌输式教学。把情境创设的功能只定位在激发学习兴趣上,忽略其他功能,则容易导致教学设计程式化。


3.创设情境过多,内容的大量堆积导致“画蛇添足”

现代社会信息大量涌人,教师要懂得筛选和优化素材,若不加斟酌地将大量素材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导致教学主线不明朗,课堂教学效率降低。如,一位参赛教师在讲授乙醇时,采用了以下四个环节引人:

①请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遇到的醇类物质;

②借助实物图片引课;

③中国具有悠久的酒文化,请说出一些有关酒的著名诗句;

④一位学生表演哑剧—酒后驾驶,如何判断?

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使堆积的情境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而让学生眼花缭乱,在喧闹中一无所获。特别是组织学生表演节目,学生花大量时间参与彩排,是否能有高效的学习效果,教师应该谨慎衡量。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http://www.etthink.com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1关注

460粉丝

7767帖子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