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亮晶晶学习小组

[复制链接]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主题:分子生物学基础学习资料
小组名:亮晶晶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1313010144 郑玉凤 1313010137 杨靖 1313010107 董晶晶 1313010148 周悦
小组帖子地址:http://www.etthink.com/forum.php?mod=post&action=newthread&fid=282&cedit=yes&extra=

点评

微观世界真的太复杂了,有点晕  发表于 2015-11-3 21:54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21

正序浏览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19:53 | 显示全部楼层
PCR
分子克隆
核酸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
测序
DNA, RNA 提取
转化外源DNA
体外转录、逆转录
cDNA文库构建
原位杂交、酵母双杂交、差减杂交、扣除杂交
蓝白斑筛选、抗生素筛选
基因工程技术大部分都是依据分子生物学原理设计出来的。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13010107 发表于 2015-9-23 11: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技术科学,目的是将不同DNA片段(如某个基因或基因的一部分)按照人们的设计定向连接起来,在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严格地说,DNA重组技术并不完全等于基因工程,因为后者还包括其他可能使生物细胞基因组结构得到改造的体系。DNA重组技术是核酸化学、蛋白质化学、酶工程及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学长期深入研究的结晶,而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及其他工具酶的发现与应用则是这一技术得以建立的关键。
DNA重组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DNA重组技术可用于定向改造某些生物基因组结构,使它们所具备的特殊经济价值或功能得以成百 上千倍的地提高。DNA重组技术还被用来进行基础研究。如果说,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控制,那么根据中心法则,我们要研究的就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全过程,也即基因的表达与调控。在这里,无论是对启动子的研究(包括调控元件或称顺式作用元件),还是对转录因子的克隆及分析,都离不开重组DNA技术的应用。
基因表达调控研究
因为蛋白质分子参与并控制了细胞的一切代谢活动,而决定蛋白质结构和合成时序的信息都由核酸(主要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编码,表现为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所以基因表达实质上就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物遗传信息的表达按一定的时序发生变化(时序调节),并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正(环境调控)。
原核生物的基因组和染色体结构都比真核生物简单,转录和翻译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发生,基因表达的调控主要发生在转录水平。真核生物有细胞核结构,转录和翻译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被分隔开,且在转录和翻译后都有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其基因表达的调控可以发生在各种不同的水平上。基因表达调控主要表现在信号传导研究、转录因子研究及RNA剪辑3个方面。
转录因子是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的强度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真核基因在结构上的不连续性是近10年来生物学上的重大发现之一。当基因转录成pre-mRNA后,除了在5'端加帽及3'端加多聚A之外,还要将隔开各个相邻编码区的内含子剪去,使外显子(编码区)相连后成为成熟mRNA。研究发现,有许多基因不是将它们的内含子全部剪去,而是在不同的细胞或不同的发育阶段有选择地剪接其中部分内含子,因此生成不同的mRNA及蛋白质分子。
结构分子生物学
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研究(又称结构分子生物学) 一个生物大分子,无论是核酸、蛋白质或多糖,在发挥生物学功能时,必须具备两个前提:首先,它拥有特定的空间结构(三维结构);其次,在它发挥生物学功能的过程中必定存在着结构和构象的变化。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的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它包括结构的测定、结构运动变化规律的探索及结构与功能相互关系的建立3个主要研究方向。最常见的研究三维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手段是X射线衍射的晶体学(又称蛋白质晶体学),其次是用二维核磁共振和多维核磁研究液相结构,也有人用电镜三维重组、电子衍射、中子衍射和各种频谱学方法研究生物高分子的空间结构。
举报删除此信息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much.net/html/200601/167340.html 咱们分子生物学书作者的笔记链接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13010137 发表于 2015-9-23 11: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核心内容是在核酸与蛋白质水平上研究基因的复制、表达及其调控,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它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是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55 发表于 2015-9-23 11: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90.怎样确定双向复制是DNA复制的主要方式,以及某些生物的DNA采取单向复制?  [答] 通过放射自显影方法,在复制开始时,先用低放射性的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大肠杆菌。经数分钟后,再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3H -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标记。这样在放射自显影图上,复制起始区的放射性标记密度比较低,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就较低;继续合成区标记密度较高,银颗粒密度也较高。对于枯草杆菌、某些噬菌体和高等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等许多DNA来说,都是双向复制,所以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中间密度低,两端密度高;而对于大肠杆菌噬菌体P2、质体和真核细胞线粒体等某些DNA来说,复制是单向的,则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一端高、一端低。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12 发表于 2015-9-23 11:29:15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帖子,加油
希望你们也可以到我们的小组互相学习
【新提醒】大帅比学习小组-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 Powered by ETTHINK.com
http://www.etthink.com/forum.php ... a=page%3D1#pid81863

【新提醒】大帅比学习小组-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 Powered by ETTHINK.com.png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13010137 发表于 2015-9-23 11: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形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向人们所需要的目标转变。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可增加作物单位面积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转基因技术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耐贮性,延长保鲜期,满足人民生 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求;可使农作物开发的时间大为缩短;可以摆脱季节、气候的影响,四季低成本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点评

不错,转基因的好处还是多的,  发表于 2015-11-14 22:31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8 发表于 2015-9-23 11:33:33 | 显示全部楼层
90.怎样确定双向复制是DNA复制的主要方式,以及某些生物的DNA采取单向复制?  [答] 通过放射自显影方法,在复制开始时,先用低放射性的3H-胸腺嘧啶核苷标记大肠杆菌。经数分钟后,再转移到含有高放射性的3H -胸腺嘧啶核苷的培养基中继续标记。这样在放射自显影图上,复制起始区的放射性标记密度比较低,感光还原的银颗粒密度就较低;继续合成区标记密度较高,银颗粒密度也较高。对于枯草杆菌、某些噬菌体和高等真核细胞的染色体等许多DNA来说,都是双向复制,所以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中间密度低,两端密度高;而对于大肠杆菌噬菌体P2、质体和真核细胞线粒体等某些DNA来说,复制是单向的,则银颗粒的密度分布应该是一端高、一端低。

点评

好方法  发表于 2015-11-14 22:28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8 发表于 2015-9-23 1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91.DNA
复制需要
RNA
引物的证据有哪些?
  
[

]
首先,所有研究过的
DNA
聚合酶都只有链延伸活性,而没有起始链合成的功能。相反,
RNA
聚合酶却具有起始链合成和链延伸的活性。另外,一系列实验提供了有关的证据:例如在体外试验
中,噬菌体
M13
单链环状
DNA
在加入一段
RNA
引物之后,
DNA
聚合酶才能把单链环状
DNA

成双链环状
DNA
;同时发现如果加入
RNA
聚合酶抑制剂利福平,也可以抑制
M13 DNA
的复制,
如果加入
RNA
引物再加利福平,
DNA
的合成不被抑制;还发现新合成的
DNA
片段
5′
端共价连接

RNA
片段,如多瘤病毒在体外系统合成的冈崎片段
5′
端有长约
10
个残基的以
5′
-
三磷酸结尾的
RNA
引物。

点评

排版不太合适哦  发表于 2015-11-14 22:29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9-23 11:47:28 | 显示全部楼层
PCR - 生物学的聚合酶链反应 编辑词条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的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它可看作是生物体外的特殊DNA复制,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因此,无论是化石中的古生物、历史人物的残骸,还是几十年前凶杀案中凶手所遗留的毛发、皮肤或血液,只要能分离出一丁点的DNA,就能用PCR加以放大,进行比对。这也是"微量证据"的威力之所在。由1983年美国Mullis首先提出设想,1985年由其发明了聚合酶链反应,即简易DNA扩增法,意味着PCR技术的真正诞生。到如今2013年,PCR已发展到第三代技术。1973 年,台籍科学家钱嘉韵,发现了稳定的Taq DNA聚合酶,为PCR技术发展也做出了基础性贡献。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利用DNA在体外摄氏95°高温时变性会变成单链,低温(经常是60°C左右)时引物与单链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结合,再调温度至DNA聚合酶最适反应温度(72°C左右),DNA聚合酶沿着磷酸到五碳糖(5'-3')的方向合成互补链。基于聚合酶制造的PCR仪实际就是一个温控设备,能在变性温度,复性温度,延伸温度之间很好地进行控制。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1313010118 发表于 2015-9-23 11:49:54 | 显示全部楼层
亮瞎你的狗眼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14 发表于 2015-11-3 22:5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内容比较丰富,值得学习,建议可以几张该主题的图片,ppt,以及纪录片视频等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1313010144 发表于 2015-11-3 22:56:43 | 显示全部楼层
1313010114 发表于 2015-11-3 22:54
内容比较丰富,值得学习,建议可以几张该主题的图片,ppt,以及纪录片视频等

谢谢 但是提醒一下你 不是回复 是点评哦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十六号 发表于 2015-11-3 22: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微观啊{:funk:},怕。。。怕,反正你们的世界我不懂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