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登录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返回首页

爱学习的小王的个人空间 http://www.etthink.com/?80988 [收藏] [复制] [RSS]

日志

19生物科学2班王迪、1913010225/有关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感悟

已有 78 次阅读2021-3-17 11:20 |个人分类:学习篇

引言:现代教育技术是由教育的软件、硬件和方法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系统。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通过电子、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远程通信等信息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优化教育信息的处理,提高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育的制高点,谁抢占了这个山头,谁就在新世纪中处于有利的位置。(见1998516日《中国高教育报》制高点专题新闻发刊词《勇立潮头》)。学校必须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训练和强化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的素质和教学以及学生的影响:

1、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教师自身素质。

教师的教学工作手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原来教师用笔写教案,现在需要用计算机设计流程、制作课件,运用几何画板等教学。利用教育技术手段,采用新兴的科技,教师也面临着再学习,教师要重新学习不断更新的多媒体教学的各项技能,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技术。同行间的资料收集与资源共享更轻松灵活,对教学资源的传播和再利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改变教师以往单一的黑板加粉笔式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授课的过程是在教授者与学习者之间完成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有两个目的:一是“授之以鱼”给学生传递某个知识点,二是“授之以渔”帮助学生如何获取知识。面对教学信息,学生必然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接受反应,它表现为学生对教师传授信息的理解程度;二是构成反应,它表现为学生将理解的知识转换为自我能力的程度。显然,构成反应是教学的期望和目的所在,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提高期望值。

面对信息社会的今天,学生要学的知识更多、更广,利用该方式教学能促进学生有效吸收知识。在这种模式中,计算机只是协助教师尽可能完成一个比较理想的授课方式。教师借助教学软件的帮助将讲课内容中不易直观形象表现出来的、需要用许多语言和文字解释的东西,通过计算机和大屏幕投影仪以多媒体形式具体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改变了过去黑板或胶片投影仪那种平面的、固定不动的文字图形和单调的声音效果,而是采用图片、录像、动画、图形以及色彩与声音的变化,给学生以全新的视听感受,使学生乐学乐思,收到了原教学方式所不能达到的目的。另外,教师使用的课件,完全依据教师的讲稿及本人的意愿和要求选择编制内容,所包含的内容与使用者每堂课要讲述的内容及其讲课风格、特色紧密相连,内容的选择上可以是跳跃的、不连贯的,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教学魅力,也更易于学生接受。

3、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同样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通过输入必要的参数,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针对难以理解或难以想象的概念、模型通过仿真实验,立体化知识,可以十分直观形象地解释、演示出来,被学生充分理解,突破难点,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力的合成干涉、衍射……模拟物理现象、过程,可变抽象为直观,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4、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通过教学设计,使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将可以营造一种学习者可参与的教学环境,建构一种能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能把传授知识和发展智能与素质培养统一起来的。对学生学习方法或认知方法的培养有帮助,能使学生学会通过信息获取、加工处理、问题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在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作用。

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拓宽学生的求知领域,而且拓宽了学生的求知视野,学生学习有广度有深度,不仅发展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习也变得更轻松有趣,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1、通过合理的声像设计,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培养审美的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不太习惯于这种不灌输的模式,学生感觉信息太多,没有次序,不容易进入学习的角色,另外课件内容外观花样多、干扰大。因此教师在收集教学资料时,尽可能考虑到这些方面,关注课件质量,内容以简捷为主,页面不宜太复杂。

2、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不能由计算机所代替。

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工具,用于辅助教学,不可太过依赖,信息手段过多、过滥就会失去它的优势。在借鉴、整合资源时,切不可信手拈来,需仔细研究,合理整合,必须符合教学规律。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扩大知识面,教学组织者需要跨学科的知识结构,教学组织也需要群体合作。不过我们相信,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不断进行这方面的改革实践,充分发挥应有的优势。

3、利用多媒体信息集成技术,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提高学生的求异和洞察能力。

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我们创设情境时,往往把学生与生活中的现实问题隔绝开来,这种隔绝对学生学习构成了一种障碍。利用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有趣的、新颖的、能互动的,同时又与学习目标相干的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的情境,尤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创设情境的目的不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这要怎么做,还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为什么,比较事物的异同,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在二分法的教学中,我尝试设计一个商品猜价活动作为引导,先播放一段商品价格竞猜视频,然后模仿视频里的方式,拿出手机让学生猜价,我只需要判断高了还是低了,直到猜对为止。让学生在猜的过程中感悟,怎样才能更快地猜到手机价格, 寻找到科学的猜价方式,而这种方式就是二分法。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知识的传授衔接自然。

4、师生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方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

信息时代的教师角色需要发生转变,教师的职业技能与应具备的能力结构也随之而转变了。计算机不仅要能用,还要能持久用,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者有维护计算机的技能,能处理一些常见的故障。计算机不仅是的工具也是的媒体,所以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不仅是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也是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知识的要求。实际上,在网络环境下能制作出的优秀课件、收集优秀的教学资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这无疑对传统的教育内容,目标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思路。

5、我们不能忽视计算机普及所带来的有关社会问题。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变革课堂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多媒体作为现代教育技术形象走进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课堂活动的气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在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计算机等科技成果的情感时,不能忽视计算机普及所带来的有关社会问题,如:应当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助、合作与友爱,网络信息的过滤取舍,是非判断。在丰富学生情感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道德、理想的培育。

结束语: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教育进行大改革的时代,运用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将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对社会要求的新型人才的检测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迁移,更多的是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创新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目前正处于发展中,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挑战,只有不断探索,努力进取,将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思想有机结合起来有效的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营造更具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为现代化教育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2. 《现代教育技术》 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版

3. 《中国教育报》2004102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