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要做到“重视事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复制链接]
zhguoq 发表于 2014-10-24 17: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做到“重视事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http://user.qzone.qq.com/908961321/blog/1413858967


上一次作业,是第一次让同学们动真格地做“经济解释”(也就是学以致用地使用经济学理论解释现象),可以说曝光了很多严重的问题,最严重的一个,就是大家果然深受中学政治课教育的毒害,但这毒害并不是被灌输了一堆错误理论、被迫在考试中不得不写自己不相信或不理解的东西,而是几乎不懂怎么做才是“重视事实”!
先来看第1题。有相当多的同学连审题都审错了,题目不是叫你解释为什么有“加量不加价”的间接减价方式的存在——解释这个现象的讨论我都贴出来了,等于是答案都公布了,还需要你给我写答案吗?题目是叫你说一下当你还没看到答案之前,自己想的答案是什么。题目的要求确实是写得略欠清晰,结果很多同学就只是满足于写一下自己想的答案就完事,完全没想过要对照自己想的答案和我公布的答案,从二者的不同之中发现问题。但既然你发现你的答案跟我公布的答案不同,为什么连疑惑一下都没有?到底谁对谁错?如果你觉得自己对,我错,你要指出我错在哪里。如果你觉得自己错,我对,你要反思自己是在哪里出了错。可是,刚开始的时候只有梁慧冰同学(14楼)做作业的方式是对的,大部分同学的作业我都批一句让他们去看14楼。后来陈因同学(82楼)、“创业班”的张文馨同学(352楼)的作业方式也做得很好,都值得大家去看看。
我出这一道题目的用心,不是要同学们一上来就运用理论解释现象,而是先让同学们“观摩”正确地运用理论解释现象是怎么一回事。但旁观人家怎么做,印象是不深刻的。所以我让同学们在看到我提供的正确答案之前,先自己想一下答案,把思考的过程写下来,再对照正确的答案,以发现自己的思考过程存在着什么问题,导致自己找不到正确答案。这是训练思考能力的过程,而不是只是简单地知道了对某个现象的解释。这其实是正确的读书方法,但很多人或者是不懂、或者懂也懒得做,所以读书多年只是记住了一堆书上教给你的知识,却培养不起更重要的独立的思考能力,根本算不上是真正的“学习”。
这里顺便说一个题外话:有不止一个同学对我上课的内容与“讲义”的内容相似度很高而表示疑惑,觉得这样听课与看书有啥区别。我都说了要先听课再看书,这书既然称为“讲义”,本身就是根据讲课内容写的,作用在于听课之后往往会有漏听或忘记的内容,看书就能回忆起来。更进一步的是:正如前所述,很多同学其实根本不懂怎么看书,因为他们不懂看到什么地方要停下来先自己做一下思考再继续往下,对照自己的思考与作者的观点,如果二者不同,要客观地衡量谁对谁错,对在哪里,错又在哪里,从而做到不盲目相信书本与权威,训练起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书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停一下,但上课时我会停下来提问,给点时间大家进行自己的思考——但看起来很多同学仍是脑筋僵化,转不起来或是根本就懒得转——,再往下继续说。刚开始时,任何人的思考能力都是低下的,那就要多看思考能力强的人是怎么思考的,学习他的思路。张五常教授的老师赫舒拉发有一次问他:“你早就上过我的课,考试都通过了,为什么你还一年又一年反复地来旁听我的课?难道我教的东西还有你不懂需要学的吗?”张五常教授回答说:“不,你的东西我全会了。我听课,不是为了学知识,而是为了学你的思路。”这就是听课与看书大不一样之处!有些同学看到我的文章里提到自己不喜欢初三的物理老师,因为他只会讲书里的东西,却没想到我自小就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初三时已经是一个真正懂看书的人,那物理老师在课堂上也没什么深刻的思路展示给我看,对我来说当然是听他上课跟自己看书没区别了。但你呢?我上课时提问你思考了吗?如果你思考了,你能想到跟我一样的答案吗?不一样的话你能客观地判断对错及其原因吗?如果做不到,那就好好地听课!
话说回头,在上次的作业中,我已经有意识地指出,解释现象的正确思路是要一直紧扣事实,表现为不能上一来就毫无事实依据地瞎猜,而是要想想具体的事例,在事实的基础上往往只要用到很简单的逻辑推理,就已经能找到正确答案。但很多同学显然完全没有学到,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思路。同学们的错误有以下几种:第一,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课本里的知识点罗列复述一番,这是典型的做政治题充字数的“陋习”。你对知识点的掌握要体现在你具体地运用理论解释现象的事情上,而不是夸夸其谈地用文字重复一遍。有同学甚至只有这些重复,完全没有解释现象,这就成了套套逻辑,因为你只是在重复理论而已,完全没有针对这个现象找出具体的局限条件。
第二,虚构一个数字例子,进行一番数字计算。表面看很“数学”,但这正是典型的滥用数学的一种表现。虚构数字例子进行计算是属于逻辑推理,与事实无关。数学证明是对的,不等于就是对的。事实上,不止一个同学虚构了数字例子证明“加量不加价”比直接减价成本低,但事实就是现实中直接减价的情况与“加量不加价”的间接减价同时并存,这事实本身明确地推翻了这个证明。原因很简单,这些计算根本没有考虑加量要重印包装的成本!把这么一个重要的因素(局限条件)遗漏了,计算的过程再正确也无法保证结果是对的,因为你的计算公式从一开始就设计错了。这就是我在第二次作业中指出的现在的经济学不重视事实只顾一味滥用数学的问题所在。不是复杂的数学才犯这样的错,简单的计算也一样会犯这样的错。说到底,错不在数学,而是在经济学。不是因为数学复杂所以错,而是因为经济学滥用数学(无论复杂与否)所以错。正确的用经济学理论思考如何解释现象的过程,是要以事实为起点,先回想在真实中见到过的具体例子,印象太模糊的话就该亲自走一趟逛几个超市去看看货架的情况。在此事实的基础上,再运用逻辑推理。毫无事实依据地使用逻辑,逻辑就与事实脱了节,就不是完整的科学了。在亲自去市场调查一下事实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王思敏同学,她的作业是如此开头的,值得在这里特别地展示出来,让所有同学好好学习!——近几年来,许多大公司都有采用过这个手段。摘录2013年某网的一篇报道:百事可乐及其旗下的美年达、七喜等系列饮品,在标签的醒目位置标注“送100毫升”,又在“净含量600ml”后面特意加括号注明“500毫升+送100毫升”。康师傅冰糖雪梨用红字在标签上标注了两处“加量100ml”、康师傅绿茶标注的则是“赠饮20%”。然后我又特意到超市以及天猫逛了一下,发现超市除了有“加量不加价”的“变相降价”饮品洗衣粉等,还有那些直接降价的商品。降价的方式是用一张写着“直降”的红黄色的标签,将原来的价钱打出来然后用一条黑线划掉,后面写上现在的售价。对于天猫这种网上商城来说,则是以第二箱半价如王老吉,还有如原味维他奶250ml*16盒一箱由原价44.8元降至38.8元,还有德国进口欧德堡全脂纯牛奶由原价25元降至10.8元。同一间超市,不同的饮料有着不同降价方式。
第三,只满足于想出一个解释,完全不做事实验证。这是在编“童话故事”(即犯了与《牛奶可乐经济学》的作者一样的错),这不是在做科学的经济解释!很多同学提出自己的解释,明明与我提供的答案不大一样、甚至大不一样,却视若无睹。你的解释与我的解释不同,有可能我们都错,但不可能我们都对。而对错的判定是由事实验证来决定的。很多同学的解释,我只看一眼就知道是错的。他们对照我的答案后只承认自己的思考不够完整。但问题不在于完整与否,而在于他们根本没做事实验证,整个解题的思路就是错的。这些同学错在哪里呢?他们一味地列举“加量不加价”的好处(收益),却完全无视现实中直接减价的现象普遍存在的事实。这个事实是推翻了他们的解释的。因为如果他们的解释是对的话,简单的逻辑推理的结论是:间接减价理应将直接减价完全淘汰出局,因为自私的人不可能选毫无好处的直接减价。
其实上课时我已经示范过类似的思路,但显然同学们只学了知识点,完全没有体会我示范的思路。那思路就是:价格准则没有租值消散,非价格准则有租值消散,如果关于竞争准则的内容仅仅如此,价格准则理应完全淘汰净是坏处(租值消散的成本)的非价格准则。但现实中人们明明大量地使用着非价格准则,这事实推翻了如此一边倒地有利于价格准则的分析。再经仔细观察与思考,原来价格准则也有它的成本,那就是使用价格准则的交易费用。这样,价格准则与非价格准则都有各自的成本,这才有可能在某些情况(局限条件)下价格准则胜过非价格准则而被自私的人选择,在另一些情况(局限条件)下就变成非价格准则胜过价格准则而被自私的人选择。
但是,仅仅罗列“加量不加价”的间接减价也有好处(收益)也有坏处(成本),直接减价也有好处也有坏处,并不够,依然有坠入“套套逻辑”的危险。还要明确地指出什么局限条件下间接减价的收益大于成本,直接减价的成本大于收益,因此自私的人选择间接减价;什么局限条件下,情况反过来,因此自私的人选择直接减价。指出的局限条件要明确,因为要拿到现实去进行对照,看看是否有利于间接减价的局限条件真的出现时,间接减价就会被选择。也就是说,经济解释(或者说学以致用经济学理论)的步骤是:(1)指出不同选择的成本与收益各是什么;(2)再指出不同局限条件下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是什么,用逻辑推理哪种选择胜出;(3)最后与现实进行对照予以验证。这三步都做完,经济解释才算完成。可是很多同学连第(1)步都没做完,不知不觉地被题目牵引了(这又是长期深受政治考试毒害的结果),只顾着找间接减价的收益,无视其成本,更不管直接减价本身也有它的优势使得它能与间接减价并存于世、而不是被完全地淘汰出局。
第四,用消费者心理做解释。一些同学认为间接减价更引人注目,但又有些同学认为直接减价更能得到消费者接受。这些都是用消费者的心理来做解释。以后的课程会讲到,真正的经济学严禁使用心理解释现象!包括偏好、口味、性格……统统不准!(传统的教科书经济学在这里又犯一个大错。)因为心理不是客观事实,无法进行事实验证,会使得解释失去可证伪性而沦为非科学。具体的讲解等以后上课上到那一处再说,这里就先不多说了。
第五,其它一些错误。例如,不少同学举电器从来只用直接减价不用加量的例子,可是电器一个包装只能放一件,根本不可能选择加量的方式,完全不是这里要解释的现象。这里要解释的现象是:在同一个包装内可以加量的前提下,加量不加价的间接减价与直接减价的方式并存。像饮料之类的商品,可以加量,也的确常常出现加量不加价,但也同时存在着直接减价(见前面王思敏同学详细列举的实例)。所以有些同学把产品属性作为关键的局限条件,却无视被他列为经常使用间接减价方式的饮料、洗衣粉也同时存在着直接减价的情况。这种情况只要到超市去逛逛就会看到,在同是饮料或洗衣粉、但品牌不同的的货架上,“加量不加价”与“劲减N%”之类的广告并排出现的情况比比皆是。至于买一送N,有可能是属于生产者的加量,也有可能是属于零售商的减价,与这里分析的现象不是同一回事,不要混为一谈。加送不同商品的更是另一种现象,可能是“捆绑销售”,也可能是为了推广新品,是更复杂的事情了。将表面相似、但其实性质不同的现象分开,对于找到正确解释是很重要的。因为不同性质的现象不可能共用一个解释,但不同性质的现象有可能在表面上存在着共性而误导人们以为决定那些共性的局限条件就是正确的解释。此外,还有一些同学分析过程中有逻辑推理的错误。另一些同学说间接加价是骗消费者,或者一口咬定它是弊大于利。前者是犯了把经济解释与道德审判混为一谈的错(见《经济学讲义》第五讲里的批评,相当于要求斯密做孔子的事),后者则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比市场还聪明。能够经得起市场竞争的考验而普遍且长期地留存下来的现象不可能是弊大于利的,这明显违反自私假设。人是会因为无知而做错事,但市场会惩罚他,他不改错就会被市场淘汰出局。
总之,上述的错误如果要归纳为一点,都是错在没有“重视事实”上。第1题要求同学们的,不是正确地解释我给出的现象,而是要同学们通过亲身做一下解释、并立即可以对照正确解释来体会怎样做才是“重视事实”(这个现象中要用到的逻辑并不复杂)。实际上,经济学理论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寻找关键的局限条件,也就是困难主要在于“事实”,而不是“逻辑”。如果是有点逻辑难度的分析,往往用简单的数学协助一下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复杂的数学在经济学中真的派不上多大的用场,难点是事实、事实、还是事实!所以大家不要以为真正的经济学使用数学不多就是很容易的,其实比滥用数学的传统教科书经济学的难度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只不过它不是难在数学上、而是难在事实上而已。第1题要拿高分,不在于你有否正确解释现象,而在于你有否详细记录下自己看答案之前的思路,然后对照答案后能否条理清晰地找到自己的思路中的问题(而不是泛泛地说“我初学水平不高”之类的客套话,这些话其实在本质上又是套套逻辑)。从作业情况来看,只有少数同学在前一步做得好,能做到后一步的就更是少之又少。
再来看第2题。在公布答案之前我要先批评很多同学的做法,就是通过网络搜索引擎来找资料作为调查事实的主要方式。我在题目中清楚地给出了建议,如果是不熟悉足球与篮球的同学,要找熟悉的朋友聊天来获取信息。可是我看到的情况是:大部分同学是依赖网上搜资料。这种情况其实也不是这一次作业才出现的。之前的作业里也有一些同学通过网上搜来的资料来定义什么是经济、什么是经济学、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数学、什么是科学精神……当时我已经批评了他们搜来的定义差不多都有模糊不清、无法进行事实验证的问题。我记得有个同学搜出“科学精神”的定义,把一大堆啥啥精神都塞进去,真可谓“科学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岂止是模糊不清,自相矛盾的都有。但既然都已经教了大家“事实+逻辑=科学”,为什么还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以毫不复杂的逻辑推理就得出以下简单清楚的结论:“科学精神就是重视事实、坚持逻辑”呢?更详细一些,也可以用一位读者很早以前就总结了的两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逻辑是证明真理的强大工具。”
网络资料的问题很多很多,其一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多的是——胡说八道包括了非科学(如上述那些模糊不清、甚至自相矛盾的定义)、被证伪。像百度百科那样谁都可以往里面编写词条,说得好听是合众人之力,其实是什么错漏百出的东西都充斥其内,信它五成都靠不住!
其二则是一切文献类资料都有的问题,就是高度概括的事实,抽象掉大量的细节之后,往往难以真正地理解,甚至会导致误解。举例来说,很多同学在网上都搜到大意是“篮球的对抗性比足球要强”的资料。这句话算是对事实的陈述,也没错,但属于高度概括的性质,对足球与篮球没有大量亲身经历(包括观看)、因而缺乏感性认识的人,其实很难真切地体会(理解)这句话的含义。有读者在分析中也提到这一点,他说的是“足球场上常能看到35岁的老将打满全场,但篮球场上不可能”(大意如此),他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用的是比较具体的事实。还有“踢足球的郝海东体能下降时会到场边喝水,要进攻时才回入场内。”(大意如此)这一句,表达的也还是一样的意思,用的是更具体的事例了。越具体的事实,有越丰富细腻的细节,真切感就越强。具体细致的事实的好处是它不会在高度概括的过程中“失真”。前面说过,进行经济解释时,我们要先从事实出发,在出发点的事实是越具体越细致就越好的,因为寻找关键的局限条件就是要从大量具体的事例中寻找共性、发现它们背后的规律。但如果你看的事实已经是高度概括的,也就是已经被人做过留下共性、除去差异性的工作,很有可能关键的局限条件在去除差异性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去除了(因为找到它之前你并不知道它是关键的),则根本不可能再找到它。前面已经提到表面类似的现象有可能性质不一样,如果高度概括是将与关键的局限条件无关的共性留下(如产品属性),却把另一些真正重要的共性(如加量不加价都在包装上预印)当差异性去除了,就会丢失了能够做出正确解释的关键的局限条件。
二手资料都有这个问题,所以最可靠的调查事实的方法还是亲自到现场去观察,直接获取一手资料。如果像是第1题那样的商品减价的现象,应该亲自去超市逛逛。当然,成本所限,有时做不到这么可靠的调查。像第2题那样的题目,去观看一下、甚至参与一下足球和篮球比赛才算是亲自做了现场调查,但几场比赛也积累不了什么经验与信息,作业却要一周内完成,这个方法显然不切实际。所以我建议同学们改为去跟熟悉的人聊天。虽然他们可能也会用“篮球的对抗性比足球要强”这类高度概括的话来回答你,但你可以追问:“你能否举些实际例子来说明一下?”对啦,通过采访的方式来收集信息调查事实的一大好处,是如果你有不能理解之处、或想更深入更具体地了解情况的时候,能立即通过追问来得到答案,二手资料却是已经固定下来的内容,你无法再扩展。虽然可以再作搜索,但未必能找到刚好回答了你的问题的资料。而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断地要求对方举具体例子来代替表达他的个人观点,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高度概括过程中的失真问题,另一方面可以不轻易受到被访者的个人观点的左右。他的个人观点必须都提供具体事例来予以支持,通过他对具体事例的陈述,一个有足够判断力的人能自行根据事实来验证对方的观点,而不会受其左右。这就是我在题目中说,不要轻易接受对方的答案。可是大部分同学们不但没有去采访朋友,而且对网上搜来的资料都不作事实验证就轻易接受,又是没有做到“重视事实”!
当然,依赖网上搜资料只要坐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完成了,找熟悉足球篮球的朋友聊天要费时费力得多。如果同学们想要的结果仅仅是应付式地做完作业,成本当然是前者低得多,自私的人会如何选择显而易见。但如果同学们想要的结果是学习真正的经济学,而且要做到学以致用,前者的收益近乎于0!成本再低又有什么意义?我在上课时说了,不要听自私的人说什么,要看他做什么。同学们一边慷慨激昂地述说着自己想学习真正的经济学,要摆脱中学教育对思想的束缚,另一边却在做作业时不听从我的建议、不肯付出足够的努力去把作业做好(而不仅仅是做完),你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那不是已经昭然若揭了吗?
接下来说第2题的答案。这道题其实来自于我以前与一个篮球发烧友聊天时谈到的内容,该聊天内容发在以下帖子里:http://user.qzone.qq.com/908961321/blog/1384960395。那场聊天涉及的内容其实很广泛,篮球不限制换人而足球限制只是其中一点。里面出现的一些术语,如“边际分析法”、“边际相等原则”之类的还没学到,可以先不管。从那帖子的分析可见,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足球的场地比篮球大。什么人数不同、对抗的激烈程度不同,都是从这个局限条件引申出来的——因为足球场地大,可以容纳的人数就多,但人均场地仍然很大,对抗程度就低了。有人可能问:为什么不把人数增加到人均场地与篮球一样,从而对抗程度与篮球一样呢?因为人数越多,配合的难度就越大,为了增加对抗程度而增加人数,要受到配合难度上升的制约。而且,正因为足球的人数多、配合的难度比篮球大,“沄之左使”(58楼)所说的足球更重阵型、篮球更重战术的分野就出现了。也是上述的聊天帖子里我所说的“足球比较智慧,篮球比较激情”的原因。两种都是团体项目的运动就有了各自的魅力,不会被对方淘汰出局。所以你如果答人数不同之类的答案,我会追问你为什么人数不同,你追根究底,最后还是要答到这个场地大小的差异上去。当然有人会继续追问:为什么场地大小不同呢?这就要归因于足球与篮球的起源不同,而起源已经不在这些体育运动本身的范畴之内了。“创业班”的汤儒阳同学(362楼)是把这第2题做得最正确的同学,虽然也有其他同学能提到这个局限条件,但夹杂了其它局限条件,更像是中学政治考试的伎俩,把一大堆可能有关可能无关的答案堆上去,碰到一个对的就成了!但在我这里可不接受这种答案。另有同学虽然找到这唯一的局限条件,但没有做事实验证,也让我觉得答案是碰出来的,不是有理(逻辑)有据(事实)地分析出来的。
这里顺便回应一下读者“沄之左使”的分析。他不同意用场地大小的差异来解释,认为场地大小也是游戏规则,不能用规则解释规则。但我认为场地大小不属于游戏规则,而是比赛内容本身。正如100米跑和1500米跑,100米和1500米是距离,并不是游戏规则,虽然它确实会影响到运动员的策略选择。场地大小就类似于这跑步的距离规定。从另一个角度看,足球用脚踢,场地如果不够大,一踢就出界,比赛会屡屡被打断。篮球用手扔,场地如果太大,怎么都不出界,界线就变得没意义了。另外,一些游戏规则是用于协助竞争准则成立的,但也有一些游戏规则本身并不直接协助竞争准则成立,而是为了协助别的游戏规则成立,可以称为“子规则”,它们是能够用它们所协助成立的游戏规则来解释其何以存在的。
让我来全面地解释一下这个问题吧。足球和篮球的竞争准则到底是什么呢?有些同学说是入球数。但所有球类运动都是这个竞争准则,但不同球类运动的游戏规则显然有很多不同之处,这说明了游戏规则的作用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协助竞争准则成立,还有别的用途。游戏规则还有什么用途呢?我们知道它毕竟是跟竞争准则有关的,所以让我们还是先从竞争准则出发吧。我们要好好想清楚一个问题:竞争准则的存在是为了什么?像价格准则、非价格准则这些竞争准则的存在,是为了解决在一群自私的人中分配稀缺物品的问题。那足球和篮球这些竞争,又是为了什么而存在呢?足球起源很早,而一切起源早的体育运动最初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训练军队。像跑步是为了训练士兵的奔跑速度,所以速度就成了跑步的竞争准则。这样一想,问题的变得清晰起来了。足球也是为了训练军队,是为了训练什么呢?它是个团队运动,所以它训练的是团队协作的能力——战争中不仅仅是单兵作战,而是要军团作战,那些什么“前锋”、“后卫”、“两翼”的术语明显地残留着古代战阵的各个功能兵团的名称。但足球之外也有很多团队运动,它们也是训练团队协作能力的,足球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是要控球,从后场运送到前场,最后将之射入对方球门,这很可能是在模仿古代战争中把球形的武器(如大石头)从战场的后方运到前方、最后投射到对方堡垒之内的过程。当然,在这项运动的演化过程中,一个关键的游戏规则出现了,那就是只能用脚,不能用手。这个游戏规则导致“足”成了这项运动的核心。也就是说,足球不仅仅是要团队合作,而且是一个擅长用“足”的团队的合作。所以,它与其它团队运动的区别,在于它不仅训练团队协作能力,它还特别地训练了与足有关的技巧及能力。一个腿脚灵活的军人,在战场上是有优势的,因为打斗中需要腾挪跳跃。就是这样,足球所要训练的,不是像跑步那样单一的能力,而是综合了单人打斗所需的腿脚灵活,与团队协作的紧密无间。另外,正因足球起源于为了战争训练军队,足球场自然是比较大的,因为要用到投入军团作战的战场不可能是巷战、室内打斗那样的场所。所以,足球场地的大小,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首先是被战争的需要所决定(要大,不要小),然后再加上“足”的游戏规则出现,最终具体地决定了它的大是有多大(取决于用足踢球不能太容易频频出界)。
但篮球大不一样。篮球出现的时候,体育运动的目的已经变了,主要不是为了训练军队,而是为了娱乐。大家想象一下一个新进入市场的生产者,他要怎么与已经早在场内占据地盘、立稳脚跟的旧生产者竞争?要不就是做与旧生产者一样的东西、但做得比它更好;要不就是做旧生产者不做的东西,与之“错位竞争”(其实就是避开正面交锋的竞争啦)。像足球那样已经有悠久历史的体育项目,其地位是无法挑战的,所以只能搞错位竞争了。足球场大,篮球就不用那么大的场——首先是因为现在的目的不再是为战争训练军队,要那么大的场干嘛呢?这成本不是太高了嘛。足球那是已经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场大也有需求撑着。篮球你一个新项目,谁会愿意搞那么大的场?如果没人来玩,岂不是亏死了?然后,足球用足,篮球就用手;足球向前射门,篮球就往上投球……看到没有?其实篮球的设计是非常明显地避开与足球直接竞争的,全是在“拾遗补漏”。但最关键的是,这些设计虽然与足球不同,仍能保持不比足球差的激烈程度!——篮球是为了娱乐的目的而发明出来的,不激烈就不好玩啦。当然,最初发明篮球的人未必是有意识地避开足球,而是“自然淘汰”的竞争结果:最能避免与足球直接竞争、也就是最能与足球形成互补关系的运动正是最能达到接近与足球一样深受欢迎的成功程度的运动。
“沄之左使”曾指出,美式足球的场地也大、也不限制换人,是推翻了以场地大小解释换人限制的事实。然而,我恰恰认为美式足球的存在是证明、而非证伪了这个解释。因为正如前面给出了地址的那个聊天帖子里也提到的那样,美式足球作为足球的初始状态,在世界各地都已经被淘汰出局,说明这种场地又大、对抗又激烈(这是不限制换人次数的直接原因)的运动,在现代体育已经主要不是为了战争培训军人、而是为了娱乐的大背景(更大的局限条件)下,是没有生存空间的。美式足球为什么仍能在美国生存,我还找不到解释,也就是说,它还是个谜。好比恐龙已经在这个世界绝种了,但如果科学家意外地发现在地球某个角落里仍然有恐龙存在,在没找到局限条件之前,它就是个谜。因为我对美式足球很不了解——从来没看过美式足球的比赛,也没有大量看过关于美式足球的深入报道,更没有熟悉美式足球的朋友可供我询问,在不了解情况之下,暂时存疑才是科学的态度。
最后还要讲的一点,是很多同学(包括一些读者)用“公平性”来解释,说是为了追求比赛公平。然而,公平、平等、正义……这些类似的术语,都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是价值观,学过《经济学讲义》第五讲就知道,价值观是无法进行科学分析的。在往届学生的作业帖中,我写过一个名为《“公平”不是客观的评价标准》的帖子,这里把那个帖子的核心内容再在这里贴一次,以说明这个问题:
同学们显然不知道,到目前为止,没有人能给公平下一个经得起事实验证的确切定义。政治哲学家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说不清什么是公平,什么是不公平。让我给大家普及一下政治哲学、伦理学里的人研究关于“公平”(其实也包含“平等”、“正义”、“公正”……类似的概念)这个定义的艰难探索的历程吧。
在一开始,人们认为“公平”是指“结果公平”,即所有人都得到同样的结果,就叫公平。可是经历过“做也是36,不做也是36”(指计划经济时代大部分人的月工资都是36元,他们的工作努力程度与结果毫无关系)的中国人都会承认,这种“大锅饭”式的分配制度不能称为公平,而只是平均主义而已。这种公平不但导致人们懒惰成性的恶劣后果,本身是不是真的公平也不一定。举例说,我喜欢苹果,你喜欢梨子,结果公平就是我们都得到一个苹果。这对于我来说很好,但对于你来说,你会认为这是公平的吗?
于是,人们把“公平”的定义修改为“起点公平”,这就相当于跑步比赛时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这叫公平。可是,问题就在于上帝造人天生就不公平!有人一生下来是富二代,自己不怎么努力也有大笔钱财可供其挥霍;你却是穷二代,拼死拼活地工作也挣不到富二代那么多钱,你觉得公平吗?更麻烦的是,如果真的实现了起点公平,后果是什么?后果是《经济学讲义》中讲到“稀缺”时所指出的那个在人一生下来就用医学技术把个体差异全部消除的“美丽新世界”!
最后,人们又忙于把“公平”的定义修改为“过程公平”(又称“程序正义”),即起点和结果都可以不一样,但只要过程中“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所有人都适用一样的规定或程序,获得完全一样的对待,就叫公平。这个定义听起来似乎比前面的“结果公平”与“起点公平”好得多。然而,这个定义几乎从一提出来就已经遭到口诛笔伐。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有一条法律,是禁止人们露宿街头。当时就有人讽刺地指出,富人是绝对不会露宿街头的,所以这条法律表面看起来对所有人都适用,其实只会约束到穷人,使穷人的利益受损。再来一个很平常的例子:公交车上设有老人、儿童、孕妇专座,这岂非违反了这里定义的公平?为什么不是一视同仁,所有上车的人都能坐?不要觉得这例子平常,因为推广开去,各种优惠特定人群的制度与它都是同性质的。如高考是“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既有人在抱怨考上名牌大学的穷孩子越来越少(即这些人是在抱怨起点不公平),也有人在抱怨高考中的加分制度(即这些人是在抱怨过程不公平,因为特定的人群能通过加分优惠而更容易考上大学)。
看到了吗?公平这个概念怎么都没法有经得起事实验证的定义,无论你如何定义它,我总能找到推翻它的事实。原因就在于“公平”其实就跟“好”一样,是主观的价值判断,只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各执一词、谁也无法说服谁的困境之中。
由于经济学是科学,科学不能对主观价值判断的问题作出回答,所以经济学不研究公平问题,不用公平做解释,也不用公平作客观的评价标准!
就拿足球、篮球这些体育比赛来说吧。什么是公平?如果说实力强者胜出就叫公平,但“足球是圆的”不正是它最大的乐趣之一吗?而且NBA搞什么“工资帽”之类压制球队提升实力的游戏规则岂不是非常不公平?(可是我看到很多同学恰恰认为这些游戏规则是用来保证公平性的。)如果说强队弱队都有机会获胜就叫公平,或者各队实力非常接近、几乎是一样就叫公平,那会导致随机因素(运气成分)成为左右赛果的最重要因素,足球、篮球跟赌博还有什么区别呢?又有谁会认为赌博比足球、篮球是更公平的游戏呢?看到了吧?如果你坚持用事实和逻辑(就是科学)来做分析,以公平作解释,最后只能得到一团浆糊。
正确的做法,是认识到现代的体育比赛的目的在于娱乐性,因此商业价值才是其核心所在。体育比赛要好看,才能吸引大量观众,才能提升商业价值,才能在与其它娱乐项目(如电影、电视、游戏等)的竞争中立于不败,没被淘汰出局。所谓比赛的公平性,其实不是真的为了公平,而是为了确保指定的竞争准则能够成立——同一起跑线起跑其实不是为了公平,而是为了比赛的胜负确实是由速度来决定。在足球、篮球这些比跑步复杂得多的体育比赛中,为了增加对观众的吸引力,比赛要有对抗性,但也不能只是一味肉搏(否则如何与“拳击”错位竞争?)而无技术含量;强队比弱队有更高的胜出机会,但不能太绝对;既有团队合作的浑然一体,又要有个人英雄主义(球星)的“小宇宙”爆发……各种各样的游戏规则已经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促成竞争准则成立,而是最终还是为了提高比赛的吸引力(娱乐性)。BTW,我认为“工资帽”之类的游戏规则出现,可不是为了什么公平,而是因为篮球没有足球的升降级制度(另一个游戏规则)!当然,为什么足球有升降级而篮球没有,这本身又是一个需要解释的现象。体育比赛出现这种游戏规则不完全是为了促成竞争准则成立的现象,其实是因为体育比赛之上又有更大的竞争(与其它娱乐活动的竞争),而这个更大的竞争是市场(价格准则)竞争。
总结一下:游戏规则的设计,是为了促成竞争准则的成立,但除此之外有可能它还取决于游戏本身的目的。现代的体育比赛的目的是娱乐性,是为了与其它同样具有娱乐性的活动竞争观众的眼球。游戏规则设计得好,在更大的竞争场内胜出的机会就变高了。朱锡庆老师曾经对我说:湖南卫视的“超女”选秀比赛的游戏规则是他设计的,“超级女生”的超级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游戏规则的成功!所以,为什么我们要用经济学去解释足球、篮球这些广受欢迎的运动项目(也就是成功的运动项目)的游戏规则,懂了吗?
以下是本周的作业内容:
1、本周的主题是“反思”,所以这第1题就是反思自己上次做第1题有什么问题。具体的做题步骤如下:亲自去逛几个超市、商场与购物中心,调查“加量不加价”与直接减价的事实。然后根据这些事实来验证上次第1题里你自己提出的解释,反思它们的问题在哪里——是属于非科学的解释而无法进行事实验证?还是虽然属于科学的解释,但被事实证伪了?
2、阅读以下帖子《乱谈古代兵器——读“古代弓箭之道”一文有感》(http://user.qzone.qq.com/908961321/blog/1382069643,里面其实包含了两篇文章,还有文章后面的评论都有很多精彩之处),结合《经济学讲义》第四讲、第五讲的内容,谈一下你的体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etthink 发表于 2014-10-24 18:44: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写得真啰嗦,跟这样老师上课会被批得体无完肤

点评

看学生是真想学东西,还是混文凭了, 李老师不但一肚子学问,还很敬业了,我在学习,曾经被批得很厉害,但是一直在坚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5 08:26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etthink 发表于 2014-10-24 18:48: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未出来的理论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在经济学眼里果然万事万物都是经济,都是需求

点评

呵呵,孙老师还没有领教到经济学的厉害——经济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百度云附件:李俊慧老师经济学讲义.doc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5 08:16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zhguoq 发表于 2014-10-25 08: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etthink 发表于 2014-10-24 18:48
哪未出来的理论解释已经发生的事实,在经济学眼里果然万事万物都是经济,都是需求

呵呵,孙老师还没有领教到经济学的厉害——经济学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百度云附件:李俊慧老师经济学讲义.doc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楼主| zhguoq 发表于 2014-10-25 08:26:55 | 显示全部楼层
etthink 发表于 2014-10-24 18:44
文章写得真啰嗦,跟这样老师上课会被批得体无完肤

看学生是真想学东西,还是混文凭了,
李老师不但一肚子学问,还很敬业了,我在学习,曾经被批得很厉害,但是一直在坚持。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