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左侧

教育技术学基础研究(一)

[复制链接]
老班长 发表于 2011-11-8 20: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桑新民教授在《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2003)一文中指出,我们主要从两方面来开展基础研究:

“一方面是从“五个十”入手,开展对世界前沿的追踪研究: 近50年来世界教育技术学领域最有影响的十位专家学者;十本经典著作;十个研究机构;近十年来最有影响的十篇学术论文;十个专业网站。把这“五个十”扎扎实实地研究清楚,对本专业的历史、现状和前沿才能心中有数。”

大家能不能整理一下,看看有没有响亮的回答。

该贴已经同步到 老班长的微博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精彩评论4

正序浏览
etthink 发表于 2011-11-8 20:4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先不说国际,就说国内,能总结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果可能已属不易。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老班长 发表于 2011-11-8 22: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国内而言,我的归纳如下:
十位专家学者——南国农、何克抗、李克东、徐福荫、祝智庭、黎加厚、桑新民、黄荣怀、张剑平、焦建利。
附:国外的十位专家学者 http://xiehaiyan-scnu.blogbus.com/logs/42711381.html

十本经典著作——《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教学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新世纪信息化教育(1-6册)》,甘肃人民出版社;《教育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高等教育出版社;《现代远程教育》,国防工业出版社;《学习科学与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教学论》,华东师范大学。
附:国外的十本经典著作:
http://www.chinaret.com/user/article.aspx?pid=351&cid=f9f1877b-aeb5-4731-8923-1fc7657fbaf8

十个研究机构——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属于中央电教馆一部门),中央电教馆,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 –CLTSC,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浙江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附录:美国的十个教育技术系:
http://luzinwbing.blog.163.com/blog/static/1138058402009102103713181/

近十年来最有影响的十篇学术论文——《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李克东,《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南国农,《信息素养与信息素养教育》张倩苇,《现代教育技术学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桑新民,《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李克东等,《从课件到积件:我国学校课堂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新发展》黎加厚,《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的新高地》祝智庭,《协作学习及其协作学习模式》赵建华等,《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模式》余胜泉等。

十个专业网站——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教育技术学,中国知识管理中心,e-learning大讲堂,ICTedu,“东行记”博客圈,教育技术资源网,教育技术论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网,中国教育技术装备网;

<-sina_sign,1897323633,6db88734,2->
 楼主| 向往天空 发表于 2011-11-14 10:24: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理论,入门知识,谢谢整理分享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wangyuanyuan 发表于 2011-12-7 16:3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挺全面的  十个专业网站我也偶尔会去看中国教育技术学  “东行记”博客圈  但问题要不就是信息更新不及时  要不就是东西太多太杂  寻找起来太费时间  
欢迎大家多发帖,参与讨论,增进彼此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推荐阅读更多+
会员达人更多+
广告位

最新信息

更多+

关注我们:教育技术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教育技术热线:

13955453231

学教育技术,上教育技术论坛!

教育技术论坛征稿范围:教育技术应用案例、教程文章、优秀作品等。

Email:sf@etthink.com

Copyright   ©2007-2026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Powered by©Discuz!  技术支持:且行资源    ( 皖ICP备10014945号-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