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21-9-13 13:47
标题: 如何理解教学设计
          几种观点:过程论、技术论、系统论、设计论

学习目标

  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教学设计的定义

  说出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比较两种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的特点及各自的优缺点

  说出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

  结合一给定课题,设计出相应教学设计方案

  分析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主要内容

  教学设计概述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的新发展

复习思考题

  1. 有人认为教学设计=教学论,你对此有何看法?

  2.试分析比较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各自的优缺点。

  3. 回顾我国教学设计发展历史,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4.有人认为“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离我们还很远”,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评论,《电化教育研究》,1998(2-4)

  2. 乌美娜《教学设计》北京: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1994

  3.巴巴拉•西尔斯、丽塔•里齐[美]《教学技术:领域的定义和范畴》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9

  4.盛群力、李志强《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R.M.加涅、L.J.布里格斯、W.W韦杰等《教学设计原理》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教学设计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综合各种学术理论自成体系,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以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是教育技术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教学设计也称教学系统设计,原因在于它将教学看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并应用系统方法研究、探索教与学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及要素与整体之间的本质联系,并在设计中综合考虑和协调它们的关系,使各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以完成教学系统的功能。

  一、系统、教学系统与系统方法

  (一)系统

  系统论认为系统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具有特定结构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世界上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都是有机整体,它们自成系统,又互为系统。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而它的各个组成部又分都可以看作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具有相对性。任一系统都是在和环境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中变化、发展,所以保持动态稳定性和开放性是系统的本质特征。

  (二)教学系统

  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它可以是指学校的全部教学工作,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教学或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实施的、有控制的教学信息传递过程。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又构成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复杂的运行过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过程。教学系统的功能就是通过教学过程运行的结果来体现的。

  如前所述,任何一个系统和周围的环境组成一个更大的系统,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可以看作子系统,系统与子系统间具有相对性。教学系统是教育系统的子系统,不可能独立存在,它要与教育系统及教育系统外更大的社会系统发生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因此,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巴纳斯(B. H.Banathy)认为,教学系统应该是由高到低的几个层次组成的分层次的系统复合体,这些不同的层次都与教学系统设计有关。

  1.机构层次的系统:系统的输入是社会需要,可作为教育的财政资源及其他资源的约束条件,系统的输出是教育目标、组织计划和财政预算等。

  2.管理层次的系统:主要是执行机构层次做出的决定并安排机构层次的资源,系统的输入是上一层次的输出,系统的输出是课程设置计划、教学资源和评价指标体系。

  3.教学层次的系统:系统的输入是上一层次的输出(课程设置计划、各种资源和评价体系),系统的输出是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活动和教学系统。

  4.学习层次的系统:系统的输入是上一层次的输出和各种学习资源,系统的输出是学生通过各门功课考核、获得分数、达到目标、取得文凭和证书等。

  以上四个层次是在教学系统中客观存在的不同层次的子系统,这样的分层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将要设计的系统,把它看成是一个分层次的立体的系统,从而构成教育系统复合体,而不仅仅停留在把教学系统分析为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要素的认识水平。

目前的教学系统设计主要是以教学层次作为基本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这时系统的输入是管理层次的输出,即课程设置计划、各种教学资源和对教学的评价标准;系统的输出是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以教为主的教学,使其认知能力、行为和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设计的结果是能实现一定功能的教学系统,以对学生实施有组织的教学。这时,机构层次和管理层次都是教学系统运行条件的提供者,但是,学习层次系统的基本决策者不是学习者本人,而是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显然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难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鉴于此,Banathy认为,若承认学习者的个别差异并认为学习者有能力在学习中自己做出决定,那么,设计教学系统时就应该以学习层次作为系统的基本层次。这时教学系统的输入是其他层次的输出,是关于学习进程和要求的信息以及各种学习资源;系统的输出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计划、教学安排、教学活动;教学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使其认知能力、行为和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这样一来,前面的三个层次对学习者来说都是开放的,它们都为学习系统层次提供运行的环境和条件。与以教学层次为基本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相比,其区别在于系统的功能不同,前者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教,而后者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另外,系统对学习者的开放程度不同,后者比前者更开放些,因为后者决策直接面向学习者;还有前者较多地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后者则更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系统方法

  系统方法就是运用系统论的思想、观点,研究和处理各种复杂的系统问题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系统方法采用的步骤是:

  1.系统地分析所要解决问题的目标、背景、约束条件和假设,其目标是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

  2.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3.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其中的最优方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4.具体设计出能体现最优方案的系统;

  5.进行系统的研制、试验和评价,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结果,发现不足之处及时纠正,直到实现或接近理想设计为止;

  6.应用和推广。

  其中,系统分析技术、解决问题的优化方案选择技术、解决问题的策略优化技术以及评价调控技术等子技术构成了系统方法的体系和结构。

  20世纪60年代后期许多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逐渐发现决定教学或学习的效果的变量是极其复杂的,要设计最优的教学过程,必须将系统方法引入教学中,才可能作到对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进行综合考虑,制定出最优的教学策略,并通过评价、修改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由此逐渐形成教学系统方法,并应用于各层次的教学系统的设计之中,建立起教学系统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体系,形成教学设计学科。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

  什么是教学系统设计?从已经出版的教学系统设计著作和已发表的有关文章中,对其界定存在着差别。以下是国内外几个较有影响的教学设计定义: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在其所著的《教学设计原理》一书中将教学设计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赖格卢斯(Reigluth)在《教学设计是什么及为什么如是说》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一门涉及理解与改进教学过程的学科。任何设计活动的宗旨都是提出达到预期目的的最优途径,因此,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处方的一门学科,这些最优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发生预期的变化。”

  梅里尔(M. D.Merril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作了新的界定,他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梅里尔进一步指出:

  (1)教学设计是一种用以开发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这些学习经验和环境有利

于学生获得特定的知识技能。

  (2)教学设计是一种将不同学习策略整合进教学经验的一门技术,利用这些教学经验

可以使得知识技能的获得更有效率、更有效果和更吸引人。

  (3)教学涉及到指导学生获取知识,帮助他们复诵、编码和处理信息,监控学生的学

业行为,提供学习活动的反馈等等。教学设计是一种创设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的技术,正是这些学习经验和学习环境能够有利于以上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4)掌握不同类型的知识技能需要不同的学习条件。如果一项教学经验或环境中没有

包括掌握预期知识技能所要求的教学策略,那么,满足预期学习结果的有效率、有效果和有吸引力的学习便不可能发生。

  (5)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知识技能;教学设计的目的是开发促进学生掌握这些知

识技能的经验的环境。

  “教学系统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乌美娜,1994)

  “教学设计是运用现代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传播学、教学媒体论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设计解决方法、试行解决解决方法、评价试行结果,并在评价基础上改进设计的一个系统过程。它既有设计的一般性质,又必须遵循教学的基本规律。”(皮连生,2000)

  “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何克抗,2001)

  可见,由于教学系统设计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对教学系统设计含义的界定也不相同,这些定义虽然是从某一方面、某一视角出发,研究教学系统设计,但都不同程度地揭示了教学系统设计的部分含义,并且促进了对教学系统设计概念认识的逐步加深。同时,从列举的定义中我们也似乎可以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1)教学设计着重创设的是学与教的系统,这一系统包括了促进学生学习的方法、条

件、经验、情境、资源等。教学系统或学习系统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习者达到预期的目标。

  2)教学设计作为程序化的操作,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其“统揽全局”和“合理有序”。

虽然两者都被称为“系统化”设计,但其侧重点还是有差别的。

  3)教学设计作为对学习者或人类业绩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计划的过程,其本身观点林

立、流派纷呈,有时候甚至让人难以适从。这一方面是由于教学设计是一门新兴的、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其理论的发展有一个逐渐吸收容纳、整合扬弃的过程,同时也是因为学习者或人类业绩问题的解决实在过于复杂,这种解决往往很难找到现成的算法,可能更多地反映为启发式、开放性解决策略。

三、教学系统设计程序观的演进

  系统方法是教学设计的核心方法,但在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的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对教学系统设计程序的不同看法,这些不同的教学设计程序观既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不同阶段人们对教学设计内涵的认识,同时也恰恰反映了人们对创设有效教学系统的不懈追求。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媒体观(Media View)

  这种观点把教学系统设计主要看作是媒体选择的过程,把教学系统设计人员看成是通晓各种媒体特性和功能的媒体专家。媒体观还强调媒体设计和制作,如设计制作图片、照片、电视教材,也注意学习理论和美学对媒体制作的指导意义,如图9-1所示。这种观点的最大弊病是将媒体的运用与教学过程割裂开来,片面强调媒体的功能。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狭义系统观(Narrow SystemsView)

  这种观点指导下的教学系统设计方法初看很像真正的系统方法,其中行为目标的详细陈述、进行任务分析、媒体制作和策略评价是教学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但是从这种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来看,这种方法还缺少需求分析和形成性评价这类系统方法所必须的重要环节,如图9-2所示。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标准系统观(Standard SystemsView)

  这种观点大体反映了线性思维的特征,形成了一个较严密的设计程序,包括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全过程,比狭义的系统观多了需求分析、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如图9-3所示。

  这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教学系统设计程序。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系统设计多是这种标准系统观,只是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统揽全局”和“合理有序”两者之间的中心倾斜和张力有所不同。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系统设计观(Systems DesignView)

  这种观点强调教学系统设计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需广泛吸收教育及相关领域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应用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际关系和管理技能等广泛领域的创造性实践的各种方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实践。如图9-4所示:



  (五)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

  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的背景上来考虑社会需求、教育目标与政策、教育投入与资源、教育效果与产出等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一些教育技术专家或教学设计理论家关注的问题,对教学系统有深入研究的美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巴纳斯(B.H.Banathy)认为:“早期的设计方法,带有起源于各自领域的特点,它们代表了相当程度的封闭系统的观点,我们采用他们的方法,强调稳定的状态和结构,运用的是线性思维方法。我们从系统工程师那里生搬了许多东西,却没有真正理解那些产生模型、方法和工具的系统概念和原则。”巴纳斯进一步提出了“宏观设计”的概念,使我们对教学系统设计系统观的认识更深入一步。巴纳斯的宏观的教学系统设计观的基本观点如下:

  系统地了解、研究和规划可用于学习的社会资源和环境。这是宏观教学系统设计的前提,否则这种设计将是盲目的。

  把社会型学习资源与教育系统复合体联系起来,统一规划和安排。

  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为社会型学习资源的利用安排适当的机会,以保障对它们的充分利用。

  宏观教学系统设计过程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与目前封闭的、静止的教学系统设计完全不同。动态性是开放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教学系统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

  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人类活动系统,是一个系统复合体,它与教师、学生、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国情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不是简单线性的、而是非线性的、综合的、整体的。巴纳斯提出的“宏观设计”思想启发我们真正从系统研究的基本点出发去重新认识教学系统设计,从教育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等基本观点和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去审视教学系统设计。在我国,教育改革和信息技术正在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在这个大的背景下,教学系统设计的宏观系统设计观对于人们如何构建正在出现的新型教育(学)系统(如网络教育),将有很大的启迪。它将帮助我们确定和组织社会中存在的教育机会和资源,将它们聚集起来,为所有人提供学习机会。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和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根据教学中问题范围、大小的不同,教学系统设计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层次。

  1.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

  教学系统设计的最初发展是从以“产品”为中心的层次开始的。它把教学中需要使用的媒体、材料、教学包等当作产品来进行设计。教学产品的类型、内容和教学功能常常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和教师、学科专家共同确定。有时还吸收媒体专家和媒体技术人员参加,对产品进行设计、开发和测试、评价。

  2.以“课堂”为中心的层次

  这个层次的设计范围是课堂教学,它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针对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固定的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的条件下进行教学系统设计。其设计工作的重点是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和选择或编辑现有的教学材料来完成目标,而不是开发新的教学材料(产品)。如果教师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整个课堂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完全可由教师自己来完成。当然,在必要时,也可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辅助进行。

  3.以“系统”为中心的层次

  按照系统观点,上面两个层次中的课堂教学和教学产品都可看作是教学系统,但这里所指的系统是特指比较大、比较综合和复杂的教学系统。例如,一所学校或一门新专业的课程设置、某行业职业教育中的职工培训方案等。这一层次的设计通常包括系统目标的确定、实现目标方案的建立、试行和评价、修改等,涉及内容面广,设计难度较大。而且系统设计一旦完成就要投入范围很大的场合去使用和推广。因此这一层次的设计需要由教学系统设计人员、学科专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甚至包括有关学生的试验小组来共同完成。

  以上三个层次的教学系统设计都有相应的教学系统设计模式,在具体设计实践中,我们可以按照自己所面临教学问题的层次,创造性的选用相应的设计模式。

  在我国,教学系统设计应用范围主要在正规的学校教育领域,包括中小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大、中、小学的部分课程设置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和开发以及课堂教学及网络教学中,在国外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领域要广泛的多,在全民的社会教育和继续教育以及工业、农业、金融、军事、服务等各行业、各部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中教学系统设计理论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企业培训领域。由于企业培训十分注重成本/效益比,这就和教学设计的思想不谋而合,因此一些企业常常请教育技术专业的人员来主持对员工的培训。教学设计注重需求分析,强调通过分析、鉴别问题的主要原因,然后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达到最好的效果(对企业来说是最高的投资效益)。由于教育技术人员在工商企业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培训成果,提高了工商企业的员工素质和整体效益,使得两方面的合作不断加强。目前国外企业培训中许多很重要的理论与做法就源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为企业培训与开发提供了科学理论与具体作法,为21世纪企业腾飞增添了助推力。教学设计走向企业发展是必然的趋势。目前,美国、加拿大等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很多去工业、商业、咨询业供职,从事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在我国,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教育技术界专家大部分是“电教出身”,自然较关注学校范围的教学设计。但当前教学设计人员的工作范围也逐步从学校教学向企业培训领域扩展。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www.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