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教育技术之尴尬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11-5-19 09:01
标题: 教育技术之尴尬
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ebac50100s3db.html
初入教育技术这个门,懂得的实在不是很多,但是两年的学习和思考,让我彻底的喜欢上这个专业。
它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发展势必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作为教育技术人所应该履行的职责也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意义重大。并非喜欢说大话,相信各位同仁都有相似的感受,我们愿意努力、愿意奋斗,甚至愿意牺牲,却很少得到社会大众的认同和重视。 今天下午是学院举办的“说课比赛”的决赛,为了给同学加油鼓劲我也到了比赛现场。说实话,要参赛的同学和我们几个旁观者都觉得这样的比赛应该是教育技术所擅长的,所以我们都信心满满。果然,不管是从课件的制作、讲述的得体、课程内容的安排,还是总体的教学设计,教育技术的同学都发挥出了很大的优势和特色。作为观众的我都忍不住真的想去上上他们的课,如果能够实现的话。

然而,最终的结果并非我们所预期的那样。可能由于评委是来自一线的数学老师,他们似乎更偏向数学系的同学,当然我并非有冒犯数学系同学的意思,并没有说他们讲的没有教育技术系同学的好,他们也有他们的优点和特色。但是,让我觉得心里很难受的是,评委老师在点评的时候竟然一口咬定:教育技术的学生将来就是教信息技术的嘛,选择科目的时候应该对准自己的专业。
我们几个人从老师的语气猜测,估计他们根本也不太明白教育技术是干嘛的。
每个人对相同的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但是这件事情至少让我感觉到了两个问题:
1.教育技术是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的重要性不可忽视,但是何时我们才可以让它真正被所有人看到和认同呢?
2.国家课改已经不是一朝一夕了,何时才能让所有一线教师彻底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放手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以进行自我知识建构?
第一个问题似乎又回归到了咋们专业那个老套但确实一直存在的问题上,教育技术专业的尴尬常常成为同学间茶余饭后的谈点,但我们总会说过之后就忽略它,因为我们理解专业的特点和重要性,相信它肯定能顺利晋级为一级学科,只要大家看到这个专业所散发出光芒和做出的成果之后。但是当在现实情境中如此真实的面对这个问题时,我的心里却相当难受。虽然我知道凭自己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是我知道很多老师和同学实际上都在为之思考和行动,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团结、努力。想起上个月和同学在新疆培训时构思的一个想法,希望可以在毕业之前为这个专业做一份力所能及而有意义的事情。虽然方案还不成熟,但此时更坚定了我们的意志,要让更多人知道“教育技术”。

第二个问题其实也不是我在今天才感受到的,在去其他地方培训与很多一线老师接触时,他们也常常为课堂的变化感觉力不从心。他们也希望自己的教学可以不再是“吃力不讨好”,也希望可以得到像山东的杜郎口中学和江苏的洋思中学那样的教学效果。

确实,今天的社会已经是名副其实的日新月异,需要学习的不仅只有学生,必须还有老师,甚至所有人都需要逐渐实现终身学习。作为教师更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意识到今天的学习者特征已经很大区别于十年前、二十年前......课堂应该或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不再需要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而是应该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和帮助他们自主探究以进行知识建构,学会生存的方法而不是具体的知识。 虽然心中还是有小小的难受,就算是自己发发牢骚。但是我们没有权利去责怪任何人,如果真的要追究,那就是我们做得还不够吧。加油,教育技术!
作者: 彤彤    时间: 2011-5-19 21:40
老师你的努力我们都能看的见;
一句话,教技加油!!!
作者: cgydata    时间: 2011-12-12 10:10
我现在也很困惑,打算还要深造。
作者: 向往天空    时间: 2011-12-15 16:55
嗯,教育技术确实存在这样的尴尬,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教育技术人奋进,前进!加油吧,教育技术还是个大有可为的学科领域
作者: skde    时间: 2012-2-16 12:51
学习了,哈哈!
作者: 大_懒_羊。    时间: 2012-5-18 09:27
教技学院加油,教技加油!
作者: 不睡的鱼    时间: 2012-6-8 14:32
的确是,很多人都不理解……
作者: linpandeng    时间: 2012-6-8 18:01
教技,加油。老师加油。无论别人如何看待我们,我们依旧坚持。
作者: 吴心锋    时间: 2012-6-9 02:38
当你做出了成绩出来,别人就会主动了解你了。
作者: 吴心锋    时间: 2012-6-9 02:39
教育技术前景很好。毕业一年后的切身体会
作者: 大芒果    时间: 2012-6-28 20:12
我顶,但愿教育技术的明天会更好!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www.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