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标题: 课件制作基础知识 [打印本页]

作者: etthink    时间: 2008-9-18 20:27
标题: 课件制作基础知识
一、概念和种类

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计算机辅助教学。用于教学的软件套件,俗称“CAI课件”。

课件:由多种媒体信息按一定方式集成的、具有强大人机交互性和信息共享性的课堂教学软件。

种类:按操作中的流程分:顺序型、分支型、交互型和网络型;按教学中的作用分:贯穿全课程型、突破重难点型、教学自学兼用型;按教学中的目的分:测验型、教学型、模拟型、开放型。第三种分类最为常用。测验型课件重在针对某个知识点提供反复练习的机会或在教学活动进行到一个阶段后用于评价;教学型重在知识传授,可供学生自我学习;模拟型重在现实不允许或不能实现的,用计算机模拟实现;开放型重在利用超媒体技术,供学生自主使用和控制跳转方向。

二、脚本设计

1、简要概念  完成某种序列任务的文字材料,一般要阐述框架、过程、走向及其他的要素。对于CAI课件,就是整个课堂的教学纲要和具体实施细则,以及某些功能实现的方法和过程等。

2、基本要素  
(1)教学内容的展示;
(2)教学目的的确定和实现;
(3)教学重点的确定和完成; 
(4)教学的明确和突破;
(5)教学关键的确定和寻求;
(6)教学材料的补充及处理;
(7)每个页面的内容及处理。



3、撰写步骤  
明确要素--写了框架--充实内容



4、注意事项  
(1)不要面面俱到;
(2)讲求简、精、顺、明;
(3)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及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开发的步骤

1、确定课件的基本要素  如对象、目的、内容、性质、支持环境、设计目标、使用特点、地位、重点、难点、关键处等。

2、设计课件的总体方案  至少包括三个方面:课件的总体结构、完整方案和全部脚本。

3、课件具体开发  包括:音乐与声音的设置、图像与视频的设置、超级链接及人机交互的设置、动画与文本的设置、文件的打包和编译、课件的保存和上网、教案和幻灯片的打印处理等。

4、课件的使用及改进  通过在课堂中运用、反馈和教师自己进行适应性、丰富性、交互性的增强与修改,使课件得到更多的充实和优化。

5、课件的研究推广  通过课件的设计、制作、使用、提高、积累经验,将这些知识上升到理论层次,写了科研论文、经验文章或心得体会,甚至将其作为研究课题进行申报和研究。四、课件开发的趋势

1、素材化  以后课件将以素材的集中整合为主,以多媒体课件制作平台为工具,课件制作将是“傻瓜集件式”。

2、网络化  课件将能够保存为超文本文件,课件能上网,能被其他人所浏览和使用。

3、共享化  可共享将成为课件的根本属性和基本要政治课,保证一次投入、多次使用,一人投入、大家共享。

4、专业化  鉴于素材和课件制作难度大、要求高,以后将由专门人员或至少是本校计算机专业人员进行课件的制作和处理,从而使课件制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

五、成功的课件怎样产生

1、评估  一个好的课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特点的原则:

(1)充分运用好2D、3D动画,易于控制;

(2)与学生思维同步,保证循序渐进;

(3)尽可能提供多种结论和解法,可随时改变题设条件;

(4)素材运用恰当,整个课件浑然一体;

(5)便于查询、借鉴和引用,保存格式灵活多样;

(6)操作简捷方便、灵活易用;

(7)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2、管理  好的管理能使课件制作者、使用者和开发者职责明确、权益分明、积极主动。

3、开发思路  “项目--脚本--课件--应用--交流”。

此外,要开发出成功的课件还需有一个研究与提高的过程:即“设计--制作--上课--评价--改进--再设计”,是一种循环渐次型提高的阶梯形。

注意:好课件的制作绝非一朝一夕的事,在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注意事项,才能保证工作事半功倍。
(1)同一课件包含不同媒体开发工具时,各模块要注意 相互支持的文件格式,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连接成一个整体;
(2)注意协调好传统媒体教学、常规媒体教学、课件媒体教学的关系,使之彼此协调、互为促进; (3)不是每个章节的内容都需要一个完整独立的课件;
(4)整体布局要合理平衡,文字信息要简洁规范,色彩使用要醒目协调,画面过渡要平滑自然;
(5)应 能方便地出入进入退出各单元,并可自行控制去向;
(6)切忌“黑板电子化”、“课本大翻版”,更忌“题海战术”,要体现创新意识。

作者: 心际迷航    时间: 2008-9-19 19:05
以后自制课件时可以参考参考。




欢迎光临 应用思考-教育技术论坛 (http://www.etthink.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